对中国画写意风格弱化现象的思考
作者:于新生 时间:2016-10-17 点击:3686
对中国画写意风格弱化现象的思考
于新生
从近些年全国性美展的中国画创作现状来看,中国画的传统写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弱化,多数作品出现了工整写实、制作繁复的现象。这种状况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一些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毕业生作品展览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写意精神弱化的现象。由于美术院校的中国画创作关系到教学的诸多基础性问题,这就更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并需对此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探究和对待。
画展作品评选
究其中国画创作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看出,此类现象明显是由当代与艺术相关的诸多因素对中国画产生影响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艺术形态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就绘画而言,也是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自然现象、思维模式、生活体验等因素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审美认识,又在绘画中用相应的材料物化而成的。中国画传统风格样式的出现,同样是传统思维模式在绘画中的反映。至当代,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等因素使人的思维模式较之以前均发生了变革,从而也使得中国画在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让中国人看待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与西方观念产生交叉,这种交叉既带来了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观念的变化。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这些影响,也必然会在艺术上带来形态及风格的相应改变。
从中西方绘画观念的特征来看,中国的传统绘画观念与西方绘画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传统哲学的总体特征是在对事物感性认知基础上进行归纳,认为万物一理 ,天人合一,其原本归为“阴阳”“太极”, 并由规纳的结果作为认知世界的基点去对天下万物触类旁通地进行解释。传统绘画中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以此方式把所看到的物象用心规纳,进而对事物形成的一种总体心象, 而这种由“师造化”所形成的“心源”,也就是所谓的“意”。“意”包括了传统思维方式对自然、社会、人生、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印象,体现的是对事物规纳后的主观认知。中国画正是以“意”为依据,并通过特有的技法语言来形成画面。而西方近代观念的主要特征是以客观存在为对象去进行研究和深化 ,被分析的成果就成了了解对象内在本质及规律的元素,进而再根据需要去对这些元素进行利用,以达到认识、拓展、创造的目的。此种研究及深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精神本质的深化, 另一方面是对物质本质的深化。在这种对精神和物质所进行的深化过程中,进而产生并形成了繁多的科学体系。表现在绘画方面,精神层面的深化使画家对自我的内在意识及追求更为强化,这种追求与中国传统绘画共性的精神要求有所不同,其具有极端的个性化意识。对物质本质的深化则使画家从个物外在特征或抽象形式元素上对表现对象进行依于现实或超于现实的强化,这种追求同样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表现有所不同,其更为关注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或形式元素的抽象特征。此种对自我个体精神的追求和对客观对象认知的深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形式抽象规律的表现,也就形成了现代不同绘画风格的多元化形态。
传统观念对事物的认识是以表象感知为特征的,而科学观念则是在对客观存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再创造为特征的。科学经过对事物的深入探究,使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实质并从理念上进一步明晰了起来。实践证明: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绕不开的,对世界的认知必然要经过对客观事物深化认识的过程。精神和物质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支点。人类的进步,既要有对精神层面的感悟,也要有对客观存在实质的把握,才可能对世界进行真正的了解并在认知上不断地深化。这种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客观物象所进行的关注,同样是人们从艺术角度进一步认识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阶段。因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观念下的写意精神产生影响,并在风格上发生相应的改变,是必然的。中国画对写实以及其它艺求形式的探究和借鉴,其实是中国传统绘画进入当代后,在原有基础上对自身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补充。
画展作品评选
二.表现方式的影响
传统中国画在其哲学理念上一直注重对精神和意境的体现,以共性的程式来表现对象,轻视对自然个物表象特征的表达。自文人画始,中国写意画更是形成了以传统文化理念及诗、书、画、印为基础的格局。“以书入画”,成为了写意画主要的表现方式。从“写意”二字来解,其本身即体现出了中国写意画的这种基本特征:表现的对象是“意”,表现的方式是“写”,“意”是“写”出来的。在写意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把心中所要表达的意象通过笔墨书写的方式,从画面的某个局部开始,笔笔生发,在相对短的时间里由局部扩展并形成整个画面。这种“以写入画”的艺术追求,虽然从表现方式上完美地配合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达和体现,但同时也因之出现了传统写意画相对程式化及造型欠深入的现象。
西方绘画的写实类风格则是以唯物观念为基础,注重“写生”,依此对客观物象特征进行分析和深化。其绘画方式是先从画面的整体结构出发,然后才进入到局部元素的具体表现,可利用较长的时间进行创作来达到画面的要求。这种创作方式是由整体到局部式的,其恰与中国画的写意方式由局部到整体的创作过程形成了显明地对照。
应该看到,当代中国画的创作通过对西方绘画方法的吸收和借鉴,在诸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深化和补充作用,尤其是使中国画在形象造型及形式元素的把握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是由于中国画对于西方绘画表现方式的吸收,使得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和表现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形成了“写生”对“写意”表现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画“以写入画”的直接性表达,造成了中国画在传统表现方式上写意性的削弱。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三. 教学模式的影响
从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过程来看,主要是采用“传移摹写”的方法,其绘画方式相对程式化,涉及的知识范围及内容也相对单一。传统画家可依此方式,自始至终长时间地去对这些基础内容进行研习。但中国画的写意表现是要有深厚传统功力的,对诗、书、画、印写意基础的掌握,需要在文化修养和艺求语言上进行长时间的领悟和研习,才可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自“徐、蒋”体系建立后,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吸收西方绘画以素描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中国画与西画的基础性教学趋于类同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使学生的造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以诗、书、画、印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表现方式,使中国画的写意性从基础教育层面上即受到了影响。
再从当代中国画学习和创作所接受的信息内容及学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其内容较之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宽泛的多,学生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吸收和借鉴,这是当代中国画学习的需要,也是美术院校教学要必须面对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学习方式,致使当代中国写意画在得到外来因素补充的同时,使得学生缺少了长时间对传统绘画表现方法的研习,从而造成了在写意画创作中传统功力不足的现象。
四.“扬长避短”等功利因素的影响
“扬长避短”的功利追求,也是一些全国性大展形成中国画写意精神弱化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工整写实、制作繁复的创作,可在长时间的作画过程中达到画面的理想效果。而写意性的创作,则需要在笔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做到下笔肯定笔笔到位,没有一定的写意功力基础,很难将画面得心应手地展现出来。由此也就使许多画家在应对这类展览时,为达入选目的,避其写意功力不足之短,多选择以工整写实、制作繁复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此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全国美展及一些大型展览写意风格弱化的现象。
再从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创作状况来看。在其学习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以学习西画式的造型方式为基础。在此后几年较短的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在中国写意画的能力上达到应有的要求。且现在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设置大多数是写意和工笔不分科的,学生可以对其表现方式自由选择,由此也使一些学生在毕业创作中“扬长避短”,多选择工整写实的表现风格进行创作。这也是造成美术院校中国画毕业生作品展写意画相对弱化的一个原因。
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
五.加强对中国画写意风格的关注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在全国美展等大型展览中中国画写意风格的弱化现象,是由思维方式、表现方式、教学模式、功利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这种现象是当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在继承与拓展对接时出现的,其既是当代中国画对客观事物表现进行深入了解的一个必然过程,也是中国画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的一种反映。
但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东西方绘画表现方式的不同,中国画在对外来因素的吸收补充的同时,如何能将其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应该去探讨和思考的。西方绘画以素描为基础,素描基础建立须经过严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可中国画在对此方式吸收借鉴的过程中,往往会放弃写意方式转而进入写实的方式,但当这种写实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又由于对这种表现方式的惯性及观念上惰性,很难将其与写意精神融合起来,从而也就很容易造成以西画方式画中国画并与中国画写意精神脱离的现象。必须认识到:中国画对于西方绘画的借鉴,只是其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在对客观对象深化和了解后,还需进一步从精神层面去进行规纳,并对中国画的写意方式在与其它元素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才能使中国写意画在当代意义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此外,在大型美展的创作及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方面,也要加强对中国画写意风格的关注。如:要以当代观念对传统写意精神进行学术研究上的深化,使之进一步拓展并与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更好地融合起来;要考虑写意画在展览中的入选和评奖数量,以此来对写意画的创作进行鼓励;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有条件的应将工笔与写意专业分科,以加强写意画的美术教学;在学生的毕业创作中,要对学生写意画的创作进行足够的关注,以保证其创作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尽管中国画写意风格的弱化现象是由当前社会中与艺术相关的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有其必然性的原因,但这种现象也需有关方面引起重视,尤其是在观念深化、学术探讨、展览组织及中国画教学中,需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来加强和推动中国写意画的创作。
2016年10月于山东工艺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