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甲午海战》

作者:于新生    时间:2013-03-19    点击:4430

 

甲午海战    于新生    255x550cm    2010-2012年作


我画《甲午海战》

 

于新生

 

对于画家,有常画的题材和不常画的题材,有想画的题材和不想画的题材。当面对《甲午海战》这个想画又不太熟悉的题材时,就更具挑战、刺激、新奇的意味。

一切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甲午海战》的创作是这样开始和进行的。

一、研究掌握史料,确定创作基调

一件美术创作的内容表现与画面气氛基调的把握十分重要。对《甲午海战》创作基调的把握须通过阅读研究有关史料,在了解战争的始末过程、产生影响及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确定。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也诱使清政府派兵,为自己出兵朝鲜制造借口,挑起衅端,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甲年海战参战的中国官兵



甲年海战参战的中国官兵



甲年海战参战的中国官兵



甲年海战参战的中国官兵




甲年海战参战的中国官兵


1、甲午战争中的海战

甲午战争包括陆战和海战两部分。海战是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之间的海上作战,包括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大东沟海战)、威海卫之战。

  丰岛海战:1894725,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81,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黄海海战(大东沟海战):发生于1894917,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是中国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发生的场激烈海战,此战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威海卫之战:此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1895120,日军在荣城湾登陆,从后路攻击北洋水师的最后基地――威海卫。同时,联合舰队也试图从正面进攻,被北洋水师和要塞炮火所击退之后,日军第一次实施了在海战史上大规模的鱼雷艇夜袭战,击毁击沉了多艘北洋水师战舰,曾令日军畏如虎豹的定远舰,也中鱼雷搁浅。23,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被敌人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自杀。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217,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战争中的陆地之战中方也全线失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求和告终。



 清军炮台


 清军炮台


定远、镇远铁甲舰


2、甲午战争产生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甲午战争使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银,舰船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甲午一战,日本占领朝鲜、台湾,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自此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更加刺激了其扩张侵略的野心和欲望。

3、甲午海战争失败的原因

让国人痛定思痛:甲午战争何以为败?它又留下了那些启示?这对于把握《甲午海战》创作主题至关重要,也是在创作前所要搞清楚的。

分析战争失败有以下原因:

1、清朝政府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应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清政府不免有些飘飘然,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 不以倭人为意的阶段。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

2、中日军事实力与精神状态存在的差距: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并大量地购买船只,装备大批新式战舰。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上有了极大的优势。在精神状态方面,日本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而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舰炮使用实心炮弹,射速慢,威力不足,行动迟缓。在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拨出经费作为补充造船费用时,而慈禧却从海军经费中抽钱去为自己修颐和园,慈禧与明治天皇相比,对照何其鲜明。上行下效,在中国官员中,高级官员贪污成风,整支军队素质低下,不少水兵吸食鸦片,海军训练差。陆军方面中国就差得更远了,比军队数量中国占优势,但陆军人口的绝大多数是还停留在弓马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状态,战斗力极其低下,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和精神状态上都与日本相差甚远,以至大敌当前,不少清军将领临阵怯逃,不战而溃。

3、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是内线作战,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进行决战,对敌方海军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当时也有这个力量和可能。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收到很大的效果。而李鸿章却采取“避战保船”方针,命令北海舰队从旅顺退守威海卫,不许出战,若违令出战,“虽胜也罪”,把制海权供让给日方,坐待敌人来攻,造成战局被动。 

4、关键战役指挥失误是战役失利的另一因素: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兵力并不弱于日军(清军:2艘重型铁甲舰,10艘巡洋舰舰,鱼雷艇及炮艇6艘,共18艘。日军:8艘巡洋舰,1艘老式铁甲舰,炮艇及武装商船2艘,共11艘)。而且清军铁甲舰定远,镇远对日军有着绝对的火力及防护力优势。作为战役指挥官的清军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遭遇日舰后,由于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但重要的一点是,丁汝昌并没有制定舰队副指挥官。以致在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丁汝昌身负重伤后,北洋水师失去指挥,舰队秩序混乱。又在北洋水师阵形如能继续向前突进有利于破坏日军队形,可以将日军的第一游击队与本队隔开的时机,定远却在此时不前,错失良机。由于丁汝昌的命令,各舰只能随旗舰运动,故使日舰有充分时间进行机动,以至于日舰完成对清军的夹击,形成败局。

从以上材料和对甲午战争的情况分析来看,甲午战争是一场中国失败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块伤疤,是中国海军永远的痛,其气氛基调的把握就更显复杂,它即有战争失败的悲怆、残痛和无奈,又有中国人在面对侵略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因而即不能把其简单的表现为一个悲怆低落的基调,也不能将其简单的表现为英雄式的歌颂基调,它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甲午海战》的创作要通过这种表现让人就此事件去进行思考,并以史为鉴去总结历史的经验,去吸取教训铭记这一历史的伤痛。因而,《甲午海战》基调的把握应该是如何在体现悲怆、残痛、抗争的同时并给人以惊醒和思考,并在此基调的基础上,选择情节,通过多方面因素的集成去营造作品视觉的冲击力。


二、搜集视觉资料,寻找创作形象素材


在掌握文字材料的同时,事件形象资料的采集对美术创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历史画创作的历史特征和形象依据。

201010月我专程赴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等处考察,在事件发生地感受这一历史事件的环境特征,并搜集创作的形象素材和资料。

此行的形象素材搜集包括:

1、人物: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形象、特征、衣着和符合这一历史特征在创作中可用的现代形象等。

2、道具: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舰船、舰炮、船具、枪械兵器及其它道具等。

3、环境:创作中可能出现的海面、烟云及事件发生地环境等。

4、影像资料:包括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历史图片资料等。

站在甲午战争的发生地,我眼前似乎看到了当年弥漫在刘公岛上的炮火硝烟,看到了下沉的炮舰和浸浮在海水里的将士尸体,看到了让中国人永远隐痛的伤口里当年是怎样流?了殷红的血……




在刘公岛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刘公岛码头



炮弹



三、选择表现情节,设计创作构图


选择《甲午海战》的表现情节、构思设计创作构图是在充分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甲午战争具有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该事件包含了中、日、朝三方面的国家政要、战争参与者及不同地点数次的大小战斗,关系非常复杂。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我脑海里浮现出众多的甲午战争的事件、人物和场景。如何从这些复杂的关系和事件过程中遴选出适合美术作品表现的情节,并通过典型形象的表现去反映整个历史事件的主题意义,是此次绘画创作进行的重点环节。以甲午战争中的中日海战为情节,这是《甲午海战》创作选题所规定的。但海战又有多次战斗和诸多情节,如何表现?我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构思。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1、以海战为中心情节画一件三联画。中间主要画面表现海战,在两侧画面中分别表现与战争有关的中日国家政要和主要参战将领的群像,把战争的军事对抗放到中日国家对抗的背景中去。这样表现虽然加大了画面的内容含量,但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以三联画的形式构图,中间海战场面与两侧人物肖像组合的形式难以协调;二是,三联画的比例和尺寸整体需要横向压偏拉长,而此次创作尺寸又有统一规定和要求,在规定宽度内压缩高度,势必将缩小画面面积,不利于这样一个宏大题材的表现。因而这一构思最终被放弃。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甲午海战》小构图


2、选择甲午海战中的一个典型情节为基础,通过对这个情节的深化去表现整个战争的特征。在中日海军主力决战的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勇抗强敌,尤以邓世昌的“致远”舰在舰体受伤,撞击敌舰“吉野”的一幕最为悲壮。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高千穗等舰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全身着火,炮弹垂尽。管带邓世昌临危不惧,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准备以己之牺牲,保全军之胜利。日舰大惊,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终被另一鱼雷击中,全舰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邓世昌坠海后,随从跳入海中以救生圈援救,使之浮出水面。邓世昌则“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这一战争情节和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甲午海战整个战役的特征,尤其是在“致远”舰在多处受伤,船身倾斜全身着火,炮弹垂尽的情景可体现该战争悲怆残烈的一面;在最后关头勇撞“吉野”则表现出北洋将士面对强敌英勇抗争的精神;“致远”沉没、邓世昌“奋掷自沉”则反映出了整个战役中北洋将士对时局无力回天唯以死报国的结局。由此,我最终决定就选择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勇撞日舰“吉野”这一情节为基础来展开构思。所谓以这一情节为基础,即并非局限和再现这一情节。参与海战的主要因素有三:军舰(海战中的活动阵地)、舰炮(消灭敌人的武器)、人(海战的参与者)。《甲午海战》的画面表现也围绕这三个因素进行组织:通过一舰、一炮、一群人的组合所展开的与敌对抗,来体现《甲午海战》的主题特征和画面的形式特征。我的构思是:就画一条创伤累累冲向日舰的炮舰,这条船非一定是“致远”,人物也非尽局限于“致远”将士,而是利用这条船把画面中所需要的海战特征集中在一起,把甲午海战所体现出的悲怆、残痛、抗争的特征集中表现出来,以这条船来象征甲午海战中的整个北洋海军,他们正在炮弹垂尽、炮舰将要沉没的生死存亡之关头,准备倾其全力与敌进行最后一搏……我根据这一思路去进行《甲午海战》创作的构思,并围绕这一构思设计了多个小构图,最后确定采用带有仰视角度舰体向斜下方冲向敌舰的构图。


四、在确定构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甲午海战》的基本构思构图确定后,接下来进行的即是将设想的构思、构图进一步的深化。

1、对画面的整体形式进一步确定。画面中出现的人物、舰、炮、水浪、烟云所显现出来的点、线、面形状及黑、白、灰关系要用抽象形式组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强化大的形式关系,这种设计是创作中画面整体形式的依据。《甲午海战》要利用这种形式去造势;去表现战争的对抗性;去体现创作的基调和主题。

2、处理画面中物象的相互关系。《甲午海战》侧重于以表现人物为主,但有一难点,即是画面中炮舰和人物关系的处理。由于舰船与人物比例差距太大,画面即要表现以人物为主体,又要体现出舰船较完整的特征来表现撞击敌舰的情节,两者关系不太容易处理。我最终采取的方式是将画面中物象的客观特征用以服从画面需要,加大人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而利用透视关系缩小炮舰所占的画面比例,在首先突出人物的基础上表现舰船的完整性。



伤痛中进行《甲午海战》创作



伤痛中进行《甲午海战》创作



《甲午海战》草图



《甲午海战》草图(局部)


3、画面中的人物造型与组合。人物造型和组合是关系到一张人物画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样也是《甲午海战》创作的关键。在人物的造型与组合中,我设想将人物与舰炮组合成山岩般的形体,根据画面主题和形式需要增加人物和动态,以加大画面的容量。在画面人物的组合中注意形状的相互衔接与对比关系,人物造型处理避免简单的概念式、英雄式的刻画,力图表现甲午战争给中国人留下的创痛感,意在让这段历史凝固成一个永远铭刻于人们记忆的瞬间:海战中,炮弹射完了,但炮口所指和炮舰所向仍在对准敌舰,北洋将士正驾驭这烈火硝烟中的战舰撞向敌舰做最后一拼。而这构思的体现要通过画面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动态组合、绘画表现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来。创作期间,正遇我赴国外采风时遭车祸受伤。回国后带伤创作这件作品时,由于自身的伤痛对创痛感就更有体会,依这种体态和心情创作《甲午海战》似乎更能把握这个题材的特质,更易于把情感投入进这个给中国人留下永远伤痛的战争题材的创作,这也算是因祸有得吧!


五.放大草图


201210月《甲午海战》进入放大草图阶段。这个阶段是画正稿的基础阶段,要进一步体现《甲午海战》的构思意图,使画面形式更加清晰明确,使形象和场景更加深入具体,并在此过程中为下一步画正稿设想出画面局部和整体的艺术语言表现方式。

1.确定正稿尺寸:画面尺寸是对画面的大小限定, 放大草稿需先确定所画正稿的尺寸,《甲午海战》作为一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画面须有史诗般的悲壮气氛和波澜壮阔的气势,小幅画面难以表现其冲击力。最后决定以工作室画壁最大尺寸为限,确定画面尺寸为550x250cm

2.调整小稿比例:原素描设计小稿与新确定正稿尺寸比例不尽相符,需根据正稿尺寸进一步调整小稿比例。把原画面从上方下压,横向拉长,这样人物在画面中比例加大,使人物更一步突出,从而舰身比例也得以加长,使舰头偏小的缺陷得到一定改善,横向比例的拉长也使海战场面更显壮阔。

3.放大画面骨架:按照调整好的小稿设计构图把画面中的人物、道具、场景等按照大的形式组合关系放大,此阶段尤其需关注形状之间的抽象组合关系和画面的黑白灰分布。



画《甲午海战》大草图



画《甲午海战》大草图



画《甲午海战》大草图



《甲午海战》大草图




《甲午海战》大草图(局部)


4、刻画画面细节:此过程是表现《甲午海战》创作意图和面貌的关键,在这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具体的问题,尤其是画面主体部分的人物形象、动态及其组合关系等,需投入精力精心刻划。为充分表现好画面中的人物,我特意让人摆动作拍了一些动态照片,但由于该画面情节中的动态表情均为非常态性的,需有一定动态和情绪的夸张才能体现出画面所需要的张力,模特儿故意摆出来的动作总显的呆、傻、假,因而所拍照片基本用不上,只好靠发挥想象根据画面需要创造。《甲午海战》的表现风格虽基本采用写实的手法,但其画面的形式构成和组合关系又是靠抽象因素的相互配合来形成,这样在画面中就要做到即表现出人物的写实特征,又要使这些形象符合画面的形式的组合要求,发现原来小素描稿中的设想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需进行调整和改动。如处在舰炮上方也是位于画面人物组合最前方的这个人物,对于北洋水师炮舰冲向日舰这一情节具有视觉上的导向性,因而他在画面中的视觉作用非常重要,该人物的原来设计是右手持枪,身体倾向斜前方的动态,但后来发现此动态与画面内有的人物动态角度重复,并与战舰冲向敌舰的角度不太统一,以致使画面整体动感和气势都显不够,后下决心改掉,设计为一个赤裸着上身拼出最后的力气依附炮身支撑起身体向敌舰挥动?拳头的动态,其动势角度也改为侧背面,与炮舰冲向敌舰的角度相一致,这个动态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动感。此外对其它一些形象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如原来画面中的形象角度均朝向前方缺少变化,便将后方动态组合中设计一个回头呐喊的形象,与大动势形成微量对比,并与后一组人物形成呼应,使画面增加了变化并使动势得到了加强。对于枪械等道具也需进一步考证,使其具体化。烟雾、海浪及背景部分也要体现出大的形式关系,以做到在下一步画正稿的过程中心中有数。

在创作中让自己如身临其境进入画面的空间是重要的,这也是画家与历史在不同时空结点上的一种情感体验和交融,我觉得就站在了这条船体翻腾着烈焰的战舰上,周围是被炮火分解开的同伴尸体,海水在沸腾,在最后的时刻,战舰拼出最后的力量向敌人冲去,畏惧、绝望、愤怒、发疯、拼命、壮烈……举起手中的枪,搬起最后一发炮弹,把子弹射向敌舰;搀扶起受伤的同伴,来!让我们一起回家;呐喊着!直立起血肉模糊的身躯,凝结成山岩般的城;在危亡时刻唯有以死去显示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火的燃烧是需要燃点的,燃烧起来烈焰会让一切本有着私欲的个体生命一起燃烧,在这火焰中生命都会无比的辉煌和壮丽,它湮没了颐和园祝寿的乐声,湮没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贪污腐化,湮没了麻木和失望,湮没了屈辱和沉沦……这火焰就是一个民族的自立!自强!自信!自尊!


六.画正稿


201211月《甲午海战》进入画正稿阶段。该阶段是创作的关键,一切前期的构思和设计都要通过正稿的描绘体现出来。

1、色调设计:在画面整体色调设计上决定以水墨为主,只在面体部施以皮肤色彩,这样既可在单纯的墨色中体现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运用变化,又可用墨色的深沉色调体现历史的沉重感。

2.拷贝过稿:由于画幅较大,拷贝过稿就成了问题,一般小型的斜面拷贝台很不方便,最后我用一块玻璃板在底下放置灯泡制成简易拷贝台,将画稿卷成筒状,边伸边拷,经两天时间终将画稿拷贝完成。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画《甲午海战》正稿


3.画正稿:在画正稿的过程中,需关注笔墨语言与所表现对象的关系,运用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长短聚散,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变化来表述画面形象的造型特征和整体气氛。画家的情感是看的见的,因为有了线条、色彩、笔墨,他的情感就有了形状,在形而上之思和形而下之形相联结的过程中,线条必然会体现出画家的情感以及画面反表达的情绪。《甲午海战》用笔需稳健且有力度,我多次翻看颜真卿的行书《祭侄稿》,体会该书法作品中由悲氛之情所体现出来的特有线条变化,其中情绪冲破严谨的书写规范所造成的冲突让人深受感染,这种情绪的表达对《甲午海战》的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形象的刻画和表现依然是画正稿的重点,由于在大草图阶段其形象造型已作了较细致的刻划,在正稿中所考虑的仅是水墨语言的表述问题,此过程心中有数就不怎么困难了。对整体画面中的墨色轻重分布要经营得当,白色块要与重的色块、灰色块形成对比呼应。除人物表现外,舰船、烟雾、海面、天空等环?的处理同样是画面表现的重要部分,其对画面的主题烘托和气氛营造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烟雾的处理,既要表现出在画面中的形式感作用,又要处理好对画面主体的衬托作用,还要考虑笔墨的语言表现组织好笔墨的穿插关系。舰船是画面下方的重要部分,要用较重的墨色表现,以加强画面的稳定感,烟雾和溅起的波浪形状要组织出形式感,水浪开始画的较亮,显的生硬,画面整体感不够,后加了一些中间色调让其与舰船的黑色块进行过渡,使画面层次感和秩序感得到了加强。

4.调整画面:正稿墨色铺完后,需对画面进行反复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画面较果,对不理想的部分在画面上不能调整补救时就需挖补重画。如画面左侧前面腾起的烟雾,其用笔开始显的乱而跳,后用挖补之法进行了重新调整。

《甲午海战》基本画完了,对艺术和人生似乎又有了诸多新的认识,对画面也感到有了诸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作为当代人去进行一件历史画的创作,必然会带有远离历史的清醒和迷朦,清醒之处是当历史离我们远去时更容易看清它的轮廓全貌和其历史定位,而迷蒙的是事件当时的那些局体细节已经看不清楚了,因而就历史画的创作也只能是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一种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看法,并无法去真正还原那段历史。但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对它的观照中现实就会变的更加清晰。在《甲午海战》的后期创作阶段,正遇中日钓鱼岛争端,而钓鱼岛的归属之争也正是由日本借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际趁机攫取钓鱼岛为最早的起因,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就更显的必要且重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忧患意识,不能让历史重演,因而通过《甲午海战》的创作表现这段历史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也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12月




《甲午海战》(局部)


《甲午海战》(局部)


《甲午海战》(局部)


《甲午海战》(局部)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科技园路)邮编:250300

鲁ICP备14004444号 网站访问量: